紙是人類文明擴展的产物,它不僅使另外的歷史得以方字方式記錄傳承,也使各種科技文化得以更廣泛的傳播和繼承下來。隨着各種新原料和新造紙工藝和設備的應用,使紙的产量大幅提升,也使得紙在現代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物品。但由於傳統的生产工藝和設備在生产中會产生不同程度的汙染,也使得造紙這個傳統工業成為眾矢之的,和節能環保的理念格格不入。正是基於上述原因,我廠結合造紙科研院所,並深入實踐和多年來實地生产經驗開發了適用於不同原料的多種新型的生产工藝和新型的製漿設備,達成了造紙製漿過程中汙染物的零排放,並在貴州、廣西、山東、四川等多地投放使用,均取得當地相關部門和工業人士的深度認可。
而再生紙生产只是其中一項技藝。所謂再生紙是指廢舊書本紙、雜誌紙、紙箱紙、印刷廠紙邊等,這些都屬於廢料,而這些都是可再生資源,我國在這方面的利用率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再生紙再生产不僅可以節約寶貴的森林資源,還可以廢物利用,再生紙利用也是我國十一五和十二五關於節能和循環利用計劃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就廢紙再生产這方面工藝和設備做個簡單展現。
首先,廢紙再生产過程和使用木材、稻草等原料生产有着本質的區別。木材、稻草傳統的生产過程會产生大量黑液,這也是傳統生产工藝中造成汙染的重要原因,而廢紙再生产首先不會产生任何黑液。其次,再生紙製漿過程中不需要蒸煮這個工序,所以不會因蒸煮产生汙染。而與木材、稻草等原料生产工藝最不同的區別是:再生紙生产過程並不是化學變化過程,它只是把紙還原成纖維狀態再製成紙張,而還原成纖維的過程也只是簡單的物理過程,它生产原理是通過水力碎漿機中在高速旋轉产生的力量來舒解廢紙,把它還原成纖維狀態,是物理變化的過程。
廢紙再生产過程中的生产用水通過循環池,進行循環沈澱過後,可以繼續使用。而沈澱後的物質主體是流失的廢紙纖維,可以晾曬後可以放到鍋爐中燒掉。這樣來說,就是整個生产過程不产生任何汙染排放。而設備也經過多次改進,更節能,更方便操作。根據顧客不同产量的需求,還有另外規格可以選擇。日产量300公斤到日产量50噸的各種产量設備都有,如果需要更大产量還可以根據要求來供應。